党风廉洁建设

爱廉说丨汤文经(明): 泊然自守持清谨

日期:2025-03-21 来源:廉洁广州 阅读量:-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吾以此(书籍)遗汝,踰万金产矣!这是明代贤臣汤文经对儿子们所说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我把这几千卷书遗留给你们,比留给你们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后人将其与湛若水、卢纶并称为增城三贤。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明代贤臣——汤文经的清廉故事。

爱廉说丨汤文经 明 泊然自守持清谨

  汤文经,字懋诚,明代广东广州府增城县人。明弘治年间中举,历任江西临江府通判、福建延平府同知等官职。他一生为官清廉,至罢官时,检点行囊,只存书数千卷。其事迹载于《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增城县志》等典籍。

  弘治十二年(1499年),汤文经背负行囊,上京赶考,因为缺乏盘缠,只得步行上京。直到开考前夕,汤文经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师。相对于那些以逸待劳的竞争者来说,汤文经一路奔波,早已是体力不继。汤文经这次考试,没有成功,不得不回到增城。

  经过这一次科考的失利,汤文经似乎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乡后,他在山中建立一草庐,命名为“一鉴轩”,从此闭门读书,长达数年,再无参加会考的念头。

  明正德年间,江西临江府通判出缺。临江府为边州远府,且盗贼较多,而通判品级不高,属于事务极多、权力不大的小官,所以没有人愿意去任职。吏部官员无计可施,便从拥有候选官员资格的举人名单中选中汤文经。闭门读书多年的汤文经,接到任命后,迟疑了很久,最终决定前往江西临江府上任。

  汤文经到任后,对待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花了一段时间仔细翻阅衙门书房内布满灰尘的案件卷宗后,发现前任知府和通判狼狈为奸,对百姓的诉讼不仅没有秉公办理,竟然根据收受贿赂的金额大小来决定审判的结果。汤文经掌握确凿的证据后,不惜得罪上司和同僚,一一为冤案平反。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以明武宗荒淫无道为借口,在南昌起兵谋反。当时在南昌负责提督南赣军务的都御史王守仁率部驻守江西吉安,奉明武宗旨意,节制各路兵马,领兵讨伐。江西临江府地处王守仁辖区之内,汤文经奉命领兵呼应王守仁。

  由于宁王谋反事出突然,王守仁仓促间召集各路兵马,许多事务都没有来得及办妥。汤文经到吉安军营报到后,被王守仁委派监造战船。汤文经不敢怠慢,日夜赶工,居然用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建造好一百艘用于平定叛乱的战船,王守仁为他出色的工作表示赞叹不绝。

  王守仁:文经老弟,汝乃大才也!十天不到,百艘战船就已备齐,着实助我一臂之力,功不可没!

  汤文经:大人奉旨领兵讨伐反贼,卑职理应鼎力相助,此乃卑职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王守仁:文经老弟过谦啦!我这里督哨一职尚空缺,汝有不嫌,可愿为我所用?

  汤文经:大人于卑职好比伯乐,吾感激不尽。能为大人所用,一同效力朝廷,吾定当全力以赴!

  在平叛期间,汤文经跟随王守仁率军与宁王叛军多次交战,并成功攻破宁王的老巢——江西南昌。宁王率领残部退守鄱阳湖。官军乘胜追击,在鄱阳湖一战中,生擒宁王朱宸濠,俘获甚多。

  依照常理,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朝廷理应大加宣扬和表彰。可是明武宗在太监张忠等人的蛊惑教唆下,竟然诬陷王守仁曾经参与过朱宸濠的谋反,并声称王守仁是在看到宁王形势不利时才将其擒获的。王守仁为了躲过这场被诬告谋反的厄运,不得不依照张忠等人的意图删改捷报,把评叛之功全部都记在明武宗及张忠等人名下。汤文经等这些属下官自然也没得到应有的提拔和奖赏。

  襄助王守仁平定叛乱后,汤文经回到江西临江府通判的本任上。因为他是举人出身,升迁的机会没有进士那么多,所以尽管他勤于政事,却一直留在江西临江府通判一职上。八年后,按照明代官员升迁的惯例,汤文经才因资历稍加升迁,担任福建省延平府同知。

  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按照任所情况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福建延平府在明朝时候属于重要的产茶区,小茶商众多,所以延平府的同知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可以向浮梁县的茶商征税。在汤文经之前的同知,都会在征税的时候私下加税,将多征收上来的税款中饱私囊。

  汤文经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当地的茶税征收制度,宣布全部停止征收额外的非法税款。与此同时,他整顿府中财政,规定府内僚属的公事花销只能从府库内支取,禁止公款吃喝,所有报上来的账单都必须是合理的公务费用。经过这一番整顿,浮梁县的茶业逐渐恢复,延平府的财政状况也大为改善。

  汤文经在延平府同知任上三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生活异常清贫。三年后,朝廷下令准许其折薪自给,让其致仕退休。就像当年从增城县奔赴江西临江府的时候一样,汤文经的包袱里只有几件日常换洗的衣物,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他的上司延平府知府屠乔慨然叹息说:“公宦归,一贫如此哉。”在延平府下辖的顺昌县,有位住在山中古寺的老僧听说同知汤文经要致仕了,特地前来送行,并送给汤文经一匹布,以表敬意,汤文经百般推辞。

  汤文经返家后,不经营家产生业,其家“四壁萧然”,只有历年所积下的书籍数千卷。他经常把儿子们召集到跟前说:“我把这几千卷书遗留给你们,比留给你们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增城县的百姓纷纷说,增城县有三贤,尚书湛若水以道学著称,按察使卢纶以耿直气节著称,汤文经则以博学笃行介于两者之间。

  汤文经过世后,被地方官民祀之为乡贤。他的儿子汤叙后来成为贡士,侄子汤以良考中举人。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


友情链接: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14号

急诊:020-84190722

院办:020-84466730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