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洁建设

爱廉说 | 阮元(清):俭廉尚学行茶隐

日期:2025-04-07 来源:廉洁广州 阅读量:-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勿以华靡损其性,性损者折;勿以枯啬矫其情,情矫者偏这是清代名儒阮元的一句名言。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到道光六年(1826年),阮元于广州任职两广总督,数次兼任广东巡抚、广东学政及粤海关总督。这期间,阮元在广州修建炮台,筹办海防,严行鸦片烟禁,大力兴学育人,清廉奉公,政绩斐然。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清代名儒——阮元的清廉故事。


  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云台。清代大儒,著述甚丰,被称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阮元经学功底深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二十二岁时,阮元考取江苏科试一等第一名,时任江苏督学谢墉欣喜道,“余前任督学得汪中,此任得阮元,皆学人也”。二十六岁时,阮元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第一,授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考翰詹,乾隆皇帝亲擢为一等第一名,喜不自胜道,“不意朕八旬外又得一人”。

  乾隆年间,阮元曾历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并先后任兵部、礼部、户部侍郎等。嘉庆年间,阮元曾先后三次担任浙江巡抚,并历任河南巡抚、漕运总督、江西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三次抚浙期间,阮元造船炮,练陆师,擒土匪,严厉稽查安南在浙江沿海横行的海寇,终于清剿袭扰浙江海境多年的海患任职江西巡抚期间,阮元为维护地方安定,多次查获江西当地匪徒的秘密结社活动。任湖广总督期间,为避免水患,阮元组织民众修武昌江堤,建江陵范家堤、沔阳龙王庙石闸等水利工程。每遇天灾,阮元不像一些地方官员因惧怕政绩受损而不敢上报。他说:“致灾已不德,有力敢不殚!”基于对受灾百姓的关怀,阮元总是立即将灾情如实上报朝廷,请求赈济和豁免捐税,且积极组织救灾活动。嘉庆五年(1800年),浙东水灾,阮元发放四十万石仓谷救济受灾的三十万灾民。后来,浙西又遇天灾,阮元顶着酷暑亲自往湖州放赈。发放赈粮时,为杜绝主事官吏中饱私囊的官场积弊,阮元尽量少用原来的官员,而是邀请他信赖的地方贤能人士主持赈灾。在阮元的一系列措施之下,浙西灾民得以解决温饱,并妥善安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阮元赴广州任职两广总督。为防英人进犯,阮元在广州修筑炮台,加强海防,并严查鸦片走私。

  道光年间,阮元从两广总督调任云贵总督,在云贵边境整顿盐务,协济边防,有力维护边民安定。晚年,阮元从云贵总督调任兵部,后授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晋太傅。阮元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先后五十余年,位高权重,声名显赫,被称之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

  长期身居高位的阮元,却并不养尊处优,而是淡泊名利、自律极严。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阮元调任广州,任职两广总督。期间,他先后六次兼任广东巡抚,以及广东学政及粤海关总督等职。在广州任职期间,阮元清廉奉公,彰显史册。

  阮元在两广总督任上经常奔波于广东、广西各地,然所到之处,阮元低调出行,不扰民、不纳礼。有一次,阮元往湛江、海南等地阅兵,路过化州。

  阮元:前边可是化州地界?

  仆人:是的,大人。再往前走200里路就到化州了。

  阮元:早有耳闻,这化州橘红可是当地一宝。此次途经,定要采买些回去。

  仆人:大人,说不定当地的县令早已备好了给您呢!

  阮元:大胆放肆,吾岂是藏污纳垢之小人?!此次微服出行就是要低调行事,等会儿,你亲自带着银两到前面的园子采买些就好,谨记勿要惊动当地官府。

  阮元暗中遣仆人进园购买,如数付钱。

  道光元年(1821年),阮元兼署粤海关。当时,广州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的港口,粤海关成为海外走私物品入境的主要通道。据御史黄大名在其所奏《粤东积弊折》中记载,当时海关官场存在这样的“潜规则”:外洋船只携违禁物品鸦片入境,暗中贿赂海关监督银两,名为“私税”。私税年达十余万两之多,可见走私之猖獗。阮元执掌粤海关期间,不收分文私税,即便是粤海关贡余,他也分文不取,完全收归关库,留交下任。洋商所缴公费,阮元全部签章发交布政司库,以充公用。

  阮元清廉奉公,从他生日“行茶隐”的故事最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二十日,正是阮元六十岁寿辰。六十大寿在古代是人生大事,岂料,这一天,阮元拜受道光皇帝御赐“福”“寿”两字后,没有声张,谢绝一切来往应酬,带着家眷前往抚署东园湛清堂的竹林中,煮茶看竹,到晚上才回到宅第。原来,这是阮元自四十岁以后过生日的习惯做法,他自己称之为“竹林茶隐”,即所谓“一日之隐”。

  阮元本人不办寿,逢夫人生日也避寿。道光三年(1823年),阮元于两广总督任上时,在其夫人生辰这一天,为避客,他独自到荔枝湾游历。这显示出阮元一家良好的家风。

  阮元出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双全的官宦世家。祖父阮玉堂,武进士出身,官至湖南参将,喜欢吟诗作赋。父亲阮承信,是国学生,经学功底深厚。母亲林氏出生于官宦之家,有很好的古文功底。阮元五岁开始跟随母亲读书认字,母亲对他教导耐心、严厉。父亲阮承信为求阮元立志向学,便告诫阮元:“读书当明体达用,徒钻时艺无益也。”

  阮元在家庭教育上,对子孙后辈素来严格,以学习勤奋、生活俭朴为准则。阮元曾题对联“欢喜心生方嗜学,和平心定即修身”悬挂在书房中,一鞭策子孙读圣贤之书。

  阮元为一代名儒,有较高的学术成就。阮元在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方志学上,阮元最大的成就为主修《广东通志》。阮元担任两广总督时,广东省志已有近百年没有编纂。在他的主持下,广东修成334卷的《广东通志》,成为业内一致认可、质量较高的方志学经典著作。

  道光六年(1826年),阮元调离两广总督,出任云贵总督。临行,同僚友人弟子等以礼馈赠,依依惜别。意外的是,这一次,阮元没有拒绝,而是命属员照收,并一一登记,交给留任广东的官员,留作未来学海堂的办学费用和《学海堂经解》的编撰费用。

  道光十八年(1838年),阮元以老病乞求归老乡里,回到家乡扬州。晚年,阮元潜心著述,并主持刊刻《文选楼丛书》,清政府赐其“太子太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于扬州,谥号“文达”。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


友情链接: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14号

急诊:020-84190722

院办:020-84466730

服务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