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廉说丨岑春煊:刚直严猛称“官屠”
千年羊城,文脉绵延;
先贤清风,浸润心田。
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广州市纪委监委在“廉润羊城”系列融媒体宣传中,创新推出《爱廉说》音频专栏,为您讲述广州古今清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廉洁之志,涵养清风正气。
“此案以藩司劾罢督臣,为有清仅见之事也。”这是清末廉臣岑春煊的一句名言。岑春煊为官清正、直言敢谏,经常弹劾违法乱纪及失职渎职之官员,故有“官屠”之称。本期《爱廉说》为大家讲述清末廉臣——岑春煊的清廉故事。
岑春煊(1861—1933年),字云阶,号炯堂老人,广西西林人。曾历任广东布政使、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等职。
清末官场有“三屠”的说法,即“士屠”张之洞,“民屠”袁世凯,“官屠”岑春煊。岑春煊之所以被称为“官屠”,是因他为政严厉,不讲情面,经常参劾违法乱纪、贪污渎职的官员。由于岑春煊直言敢谏、不畏权贵,也被称为“肝胆总督”。
岑春煊为晚清名臣岑毓英的第三子,自幼随父读书,后父亲命他入居北京,岑春煊得以广见识、交益友。早年曾奉旨授光禄寺少卿、太仆寺少卿、大理寺正卿等。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急于用人,素闻岑春煊果敢正直,对时局危机颇有见地,遂破例授岑为广东布政使。
岑春煊到任不久,广州一位米商即向布政司状告时任厘金局总办兼督署文案王存善以权谋私。岑春煊接过米商禀词一看,发现中间夹杂一张40万两的银票。岑春煊大惊,仔细了解才知道,这是广州商民与官府打交道的一种惯用做法,名曰“公礼”。由此可见,当时广州官场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岑春煊拒收“公礼”,这让米商极为沮丧,认为破案无望了。
谁知,岑春煊不收“公礼”,却决心一查到底。原来这位候补道员王存善任厘金局总办兼督署文案仅五六年,就拥金数百万,广置房产,被称之为“王半城”。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深得时任两广总督谭钟麟宠信,广州百姓敢怒不敢言。岑春煊并不姑息,一番查探后,终于查实王存善贪赃枉法、敲诈商民的事实,岑春煊即刻撤去王存善厘金局总办职务。
谭钟麟:岑大人,王存善之事,吾欲暂且搁置,不宜深究。
岑春煊:总督大人,王存善之事,非小事一桩,恳请大人严查,并撤去其在督署文案之职,以正视听。
谭钟麟:岑春煊,你竟如此无礼!王存善之事,我自有主张,你休要再提!
岑春煊:藩司乃朝廷大员,所言乃公事,即有不可,总督不应无礼至此。既不相容,奏参可也。
不久,岑春煊入京听候召见,后调补甘肃布政使。到甘肃后,岑春煊继续上疏弹劾谭钟麟与王存善相互勾结、营私舞弊。终于朝廷下旨查办,谭、王二人被革职。岑春煊得知消息后,颇为自得,道:“此案以藩司劾罢督臣,为有清仅见之事也。”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岑春煊被任命为陕西巡抚,任内,他参劾地方一些办理赈济不力、中饱私囊的知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岑春煊调任山西巡抚。到任不久,岑春煊就查出山西防军在地方骚扰抢掠的实情,岑春煊奏请将十几名管带和哨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岑春煊受命署理两广总督,督办广西军务。
到广州上任不久,岑春煊就进行了一个小改革。广州有一惯例,新上任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和道员,所用物品及住宅修葺一类事宜,均由广州所在地区最重要的南海、番禺两县办理,这一惯例沿用既久,竟成了下属地方官讨好新任督抚道员的重要途径。岑春煊上任不久,将这一惯例打破,改由善后局负责。此举一方面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也有效遏制地方借机对督抚道员的讨好贿赂。
两广总督府本来位于广州,为治广西匪患,岑春煊赴任后驻扎在了两广交界的梧州,决心整治边境猖獗的匪患。调查后,岑春煊认为,广西边境匪乱根源在于时任广西巡抚王之春和提督苏元春的包庇和纵容,遂奏请将他们革职。此外,岑春煊还参劾南宁府知府惠荣滥杀无辜、勒索财物、包庇幕友;知县姜思燮收受贿赂;知县华照贪赃枉法,借案勒索,管带杨发贵对部下勇丁监管不力;右江道道员易顺鼎罔顾大局,只图私利;代理象州知州周朋寿肆意妄为、扰民不断;还有蒙混领饷、纵兵抢杀的副将张兴国等。
广东官员被岑春煊参劾的也不少。岑春煊参劾陆路提督程允和清乡不力,知州徐仁杰贪污受贿。当时,南海县知县裴景福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在当地声名狼藉,后来辗转逃到澳门。岑春煊据理力争,终将裴景福引渡回来,给予治罪。此外,岑春煊在两广总督任上,发现粤海关的书办周荣曜贪污受贿严重,涉案金额达二百多万两。周荣曜多次贿赂庆亲王、首席军机大臣奕劻,以他为靠山,更是有恃无恐。后来周荣曜更以巨资贿赂庆王奕劻,得以出使比利时。在周荣曜出洋前,岑春煊及时揭发,终致周荣曜被革职查办。据统计,岑春煊两广总督任期内,参罢不法及渎职的文武大小官员达一千四百多人,获罪者逾半数,两广官场的风气为之一变,岑春煊也因此落得个“官屠” 的称号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岑春煊受命兼任粤海关监督。度支部对粤海关每年定下的上缴额度为五百万两白银,但通常不能足额上缴,一般粤海关上缴实数在三百万两左右。难怪当时粤海关监督一职普遍被认为是肥缺。岑春煊兼任此职,派人任海关提调,整理海关财务等,当年征收竟达到六百六十万两。岑春煊如数全部上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岑春煊调任云贵总督。以往官员离任之时,大多官员将所用器具随同携带,新任官员所用的则重新购置。岑春煊却将所用的器具一一清点,并不带走,全部留下移交后任。
离开两广总督任后,岑春煊先后被任命为云贵总督、四川总督,岑均未真正到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岑春煊抵京,得慈禧和光绪连续三天召见。岑春煊根据他在广州兼任粤海关监督期间所掌握的周光曜巨额贿赂庆王奕劻的事实,当面向慈禧参劾奕劻。岑春煊指出,当前亲贵弄权、贿赂公行,以致纲纪扫地,与作为首席军机大臣的奕劻之贪腐有密切关系,强烈要求慈禧将奕劻革职拿办。由于奕劻既系亲贵,又位高权重,慈禧未轻易处理。
5月,岑春煊被任命为邮传部尚书。上任前,岑春煊上奏慈禧邮传部左侍郎朱宝奎私吞公款、贿买侍郎的事实,朱宝奎迅速被革职。此外,岑春煊还参劾朝中大员达二十多人。在了解直隶道员段芝贵赠奕劻十万两白银寿礼,并向奕劻之子农工商部尚书载振献天津著名歌妓杨翠喜,最终获得署理黑龙江巡抚一职之后,岑春煊将这一事件再次密奏慈禧。段芝贵虽被革职,奕劻却依然未被处理。
岑春煊刚直坚毅、嫉恶如仇,早就令朝中大员对他有所忌惮,入京后岑春煊的举动更是触动众多朝中大员的利益,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孙宝瑄在其日记中这样记载当时的情形:“犹赖岑帅之突至,以霹雳手段为政府当头棒喝,岂不使人可爱,岂不使人可敬?岑尚书乃一活炸弹也,无端天外飞来,遂使政界为之变动,百僚为之荡恐,过吴樾怀中所藏者远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权力危机的情况下,奕劻和袁世凯结合起来,图谋打击岑春煊及另一素以清廉著称的军机大臣瞿鸿機。为将岑春煊调离京城,奕劻等上奏先以钦州等地匪患严重,非岑春煊无以平定为由,奏请将任邮传部尚书仅二十五天的岑春煊为两广总督。岑春煊得任命后,以病请辞,继续联合瞿鸿機参劾奕劻。
7月8日,在奕劻等的策划下,御史陈庆桂参奏岑春煊“屡调不赴,骄蹇不法,为二百余年来罕见”,并列举岑春煊“贪、暴、骄、欺” 四大罪。8月10日,恽毓鼎再上奏折,弹劾岑春煊滞留上海,内结康梁,外“借日本以倾朝局”。恽毓鼎的这封奏折终使慈禧失去对岑春煊的信任,慈禧于8月12日传旨开缺岑春煊。至此,清流派代表人物瞿鸿機、岑春煊被完全排挤出中枢权力系统,以庆王奕劻、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获得胜利,是为清末著名的“丁未政潮”。
辛亥革命后,岑春煊在民国初年复杂的政潮中沉浮。1913年国民党发起“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时,岑春煊被黄兴等人推为大元帅,失败后出逃南洋。1916年4月回国后,岑春煊策动南方各省独立,参加反袁世凯复辟的护国运动,被陆荣廷、梁启超等人拥为两广护国军都司令。后来,岑春煊又参与孙中山联合西南的护法运动,曾任孙中山广州护法军政府的七总裁之一。晚年,岑春煊远离政治,寓居上海, 1933年4月病逝。
音频内容改编自《清风峻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爱廉说》是由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导,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制作的一档反腐倡廉音频融媒体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