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总机:(020)84187600
急诊科:84187600转2101
84190722(外线)
门诊挂号:
84187600转2102、2103

医德医风|锦旗感谢信,浓浓医患情
日期:2023.11.24 浏览:-
医德医风见于心,至善至诚践于行。近日,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接连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感谢信、书法作品……一幕幕暖心画面在荣院涌现。
“大医大德大爱,精心医护暖人心。”——梁先生家属向心肺康复科送上锦旗


87岁高龄的梁先生因被确诊为败血症、肺炎,先后在外院进行了两次手术,10月18日转入我院进行心肺康复治疗。当时,梁先生经鼻气管插管、胃管、尿管,且仍存在双肺感染,同时有胸腔积液、痰多、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情况,加之梁先生因病卧床两月余,肌肉萎缩,身体瘦弱,但好在他神志清醒,能够通过文字书写的方式与人沟通,表达诉求。
入院后,心肺康复科俞秋荔主任与患者的主治医生邓浚医生立即为其制定了心肺康复治疗计划。除了对患者进行抗感染、补充白蛋白等药物治疗,还采取了非药物治疗手段,例如咳嗽训练、心肺康复操训练等。此外,他们还在治疗期间发现梁先生因患病焦虑存在睡眠问题。为了促进患者正常睡眠,医护人员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方式逐渐减轻了梁先生失眠的症状。
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梁先生的病情稳定,情况逐渐好转,目前已经拔掉了尿管,可以实现独立坐起和自行排尿,精神也越来越好。梁先生及家人都非常满意此次住院的治疗效果,为心肺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锦旗以示感谢。
“你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打心底里感激。”——王女士致信感谢外科医护人员


9月,75岁女患者王女士在左肩关节镜手术后到省荣军第一医院进行术后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省第一荣军医院外科主治医师黄智邦为王女士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定期为术后伤口换药,还辅之以红外线治疗、热磁疗以及按摩,帮助王女士促进左肩血液循环,加快恢复。除此之外,黄智邦医生还为王女士找到了长期腰痛、手麻的原因(脊柱侧弯以及颈椎不稳),不仅解答了王女士长久病痛的困惑,也让王女士及时得到了治疗。
正当王女士术后恢复情况不断好转时,王女士的丈夫突发严重头晕,导致视目模糊,无法行走,家人决定将其送入省第一荣军进行治疗。经过一系列的病因排除检查,黄智邦医生诊断出王女士丈夫头晕是由于寰枢椎(第一节颈椎)不稳,刺激到中枢神经,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随即为其佩戴颈托改善颈椎滑脱。截止目前,两次复查中都没有再出现头晕的症状。
对于黄智邦、何超振医生精湛的医术以及麦景佳康复治疗师的悉心治疗,王女士感激不已,手写两页纸感谢信,并投入院长信箱,表达了对省第一荣军医院医护人员的感激和敬意。
“慈心妙手,德艺双馨。”——陈女士向内科赠送锦旗

半年前,87岁高龄的陈女士出现行走耐力不足,经检查确诊为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力衰竭。据了解,陈女士还伴随有反复高钾血症、少尿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心脏骤停。
入院后,主治医生骆静文在详细诊断评估患者病情,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决定对陈女士采取保守治疗,通过水化治疗改善生功能代谢,促进肾毒素排出,从而有效改善高钾情况。二十多天后,陈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肌酐从刚入院的400多降到100多(正常范围为44-133μmol/L)。
在医护人员耐心的护理与治疗,陈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陈女士与家人感激医务人员的无私帮助与敬业风险,送上一面锦旗“慈心妙手,德艺双馨”以示感谢。
“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周先生向急诊科赠送书法作品

10月30日晚,外出不慎摔跤的周先生拖着严重擦伤的右膝与右手肘来到省第一荣军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采取严格清创,为患者注射破伤风并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随后包扎伤口。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周先生共来院进行了四次伤口换药处理,每一次都感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周先生的伤口有了明显的好转,并在来院换药时为急诊科医护人员送上了亲手写的两幅书法作品:“大爱无疆”“德高医精”。
周先生说:“杨维兵医生、陈丹护士、曾慧玲护士很有爱心地帮我处理伤口,很细致地帮我换药,安抚我的情绪,这些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由衷地感谢医护人员对我们病人的关爱与帮助,向荣军医院的白衣天使致敬!”
恪守医德,廉洁行医
11月8日,康复治疗中心钟艺英治疗师拒收老年康复科某患者红包1000元。因患者坚持要赠送,钟艺英将其转为患者的“住院预交金”。

11月10日,检验科拒收了患者赠送的水果篮1个。
患者的每声感谢,是对医者医术的信任与肯定,也是对医者的激励。今后,省第一荣军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将更加努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广大优抚对象及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