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科
【发展历程】
广东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原康复二科),是我院康复重点专科室之一。创建初期,以开展神经康复为主,在吞咽障碍康复、肢体运动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在脊髓损伤康复、排尿排便障碍管理、神经源性膀胱及神经源性肠道康复等方面做出特色,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我院通过全方位、多渠道与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展开技术合作,积极强化脊髓损伤康复科的专科特色,在脊髓损伤康复、肌张力障碍治疗、盆底肌治疗、二便障碍管理等方面将脊髓损伤康复科打造成为区域领先,行业规范的特色康复专业科室。
【人才队伍】
脊髓损伤康复科拥有康复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医师、康复治疗师及康复专科护士、护师等组成的专业综合康复团队;拥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4人,护士5人;其中包括硕士1人。科室医护人员先后多次至南京医科大学、中山二院、南部战区总医院进修学习康复医学,具有丰富的临床康复经验。科室人员担任广东省残疾人第四届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神经与运动康复护理分会常委;广东省护士协会脊柱脊髓康复护理分会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分会委员。发表文11篇,参与著作编写1部,发表科普文章2篇,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
【科室特色】
脊髓损伤康复科拥有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扫描仪、盆底肌电检查等专业检查仪器;下肢康复机器人、电子生物反馈、吞咽障碍治疗仪、盆底肌电刺激治疗仪等先进康复设备;开展B超引导下的肉毒素注射、神经阻滞、关节腔注射等技术,开展间歇导尿、直肠肛门训练、盆底肌训练、阶梯式摄食训练及吞咽障碍训练、间歇鼻胃置管等具有专科特色的治疗方法,在脊髓损伤、肌张力障碍、二便障碍、吞咽障碍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我们拥有实力强大的综合康复团队,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针对康复问题,与患者商讨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配合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的管理干预,同时兼顾稳定基础病、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等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干预;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各种功能障碍、发挥偏瘫及截瘫患者的残存功能、恢复二便障碍患者的大小便生理规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特色技术】
1.神经源性膀胱管理:通过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或尿流动力学检测、尿流率测定、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等,详细评估膀胱功能,制定个性化膀胱管理方案。予盆底肌电生物刺激反馈治疗、间歇导尿等方法,配合针刺、电针、温针等中医康复治疗,最大限度恢复膀胱的安全储尿及排尿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水、排尿规律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指导间歇导尿等膀胱管理方式,帮助患者自我管理、训练,实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
2.神经源性肠道管理:通过腹部按摩,肛门直肠训练,腹部功能电刺激等治疗,配合适当的身体活动、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改善患者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盆底肌电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可唤醒、激活盆底肌,加快盆底肌张力和弹性的恢复,对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等盆底障碍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4.吞咽功能障碍康复: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我们先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吞咽功能评定、VEFS、吞咽造影等检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及摄食方案。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部分患者可采取间歇性经口插管管饲法,减少长期留置鼻胃管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部分患者在不带管情况下进行阶梯式摄食训练,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不仅保证营养摄入,同时为自主安全进食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
5.下肢康复机器人:部分下肢肌力减退、偏瘫、关节僵硬活动障碍的患者通过使用康复机器人,在适当减重下反复模拟正常步态进行训练,重新获得正确的步行模式,对于偏瘫、截瘫所致的步态异常的治疗有效率达80%以上。
6.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运用电子生物反馈、悬吊等先进设备及现代康复治疗技术,配合传统中医康复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及生活管理的方式,在脊髓损伤康复、肌张力障碍治疗、盆底肌治疗、二便障碍管理等康复治疗上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改善生存质量。
【联系电话】
护理站:020-84187600 转 2923
医生:020-84187600 转 2988
陈护长:13610147889
欧阳副主任:13316218185